購買包裝食品時,都會看到外包裝上印有各種文字或圖形。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關注了這些內容,又有多少人知道食品標簽的定義?
食品進口報關食品標簽的定義在我國GB 7718-2011中有明確規(guī)定:食品標簽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、圖形、符號等一切說明物。由此可見,食品標簽不僅僅只是貼/打印在包裝上的標簽,而是包裝上的所有圖形及文字。
進口食品標簽:基本要求
在中國,所有進口食品必須帶有相關的中文食品標簽。進口食品的標簽中所含的內容因產品而異,但其基本內容包括食品名稱,原產國和成分清單。例如,企業(yè)在定食品名稱時都會想一些比較優(yōu)雅、突出產品特點、讓消費者記住或很感興趣的名字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食品名稱與產品的真實屬性一定要相符合,不然就會違反GB 7718-2011的相關標準,而此類問題在進口食品中經常會出現(xiàn);進口食品的原產國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問題。
但是原產國一定要標注全稱,不要用簡寫,如印度尼西亞不要寫為印尼;配料表也是進口食品標簽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,而且十分容易出錯,需要重點關注。
不同的進口產品也將具有針對性的單獨標準,并且單獨的標準還將規(guī)定許多特殊要求。例如,某茶飲料會要求茶多酚含量達到300mg/kg;添加了蘆薈的產品必須標示產品添加蘆薈產品孕婦與兒童不宜使用。
含乳飲料其乳蛋白質含量不得低于1%;天然礦泉水如果含氟量大于1%必須標注含氟;添加氫化植物油的產品營養(yǎng)成分表必須標注反式脂肪酸;糕點需標注加工方式——熱加工、冷加工等等。
單獨標準中所規(guī)定的內容很多在GB 7718或通用標準中沒有體現(xiàn),所以在研究這些標準之后還要根據產品特點去研究其詳細標準。毫無疑問,食品標簽的字體必須清晰易辨,進口食品也沒什么不同,但實際上仍然會有個別案例。
如果某些包裝很小,則標簽的印刷內容將無法清晰看到,同時無法達到最小字體的標注要求,這就會出現(xiàn)重新加貼、重新整改的情況。對進口食品標簽而言,最小字體一定要達到標準高度要求,而且不能有虛假宣傳、夸大宣傳、產生混淆宣傳。